联系电话:
400-888-6908
“任何人都要有危机感,去提升自己,你不能原地踏步,因为不进则退,不管我是什么样的文化水平,我始终慢慢一直在学着。”
——天津生产基地生产部经理周先武
周先武在澳门人威尼斯396615年了。
这位军人家庭出身的退伍军人,17岁当兵,6年军营生活结束后,周先武干过很多工作。先是在国企担任煤炭钢铁类原材料采购、销售,国企改制下岗了又去一家大型企业当治安科科长,后来还跑到服装工厂当过主管,人生起起伏伏,却始终找不到归属感,直到遇见澳门人威尼斯3966。
1、加入澳门人威尼斯3966从零开始,直面各种挑战
2002年,周先武回到石首,经人介绍进入澳门人威尼斯3966深圳生产基地,从一线普工做起。周先武引以为傲的是,入厂7天他就把改性段所有操作流程做到滚瓜烂熟的程度,还开始带班。干了一年多,渐渐地,周先武在这里找到了久违的归属感。
周先武指导工人
2003年,北京生产基地刚建立,周先武被分配过去。对此,周先武毫不犹豫,用他的话说,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。调到北京后,从车间副主任兼改性段班长开始,这对原本对改性工作大有兴趣的周先武是极大的鼓励。每天3点一线,食堂、宿舍和车间,生活简单又充实。通常凌晨3点起床,到晚上10点11点下班,是他接下来两年生活的常态。对于习惯了军营生活的周先武来说,这样不算累。
2005年,周先武升为车间主任。凭着以往经验,碰到一些问题也都能解决。凭着出色的工作表现,2008年他升任为生产部经理。虽然经验丰富,但新岗位新职能对他依然是个不小的挑战,除了流程技术,还包括管理能力、生产协调等各方面的考量。那时的周先武暗暗下定决心,要自我充电学习,一定要将工作做好。平常看看资料,与技术部人员请教学习,技术知识渐长,工作上越发得心应手。
2、勤于观察思考,多项提案促生产
都说熟能生巧,周先武从刚开始的一丝忐忑逐渐萌发设备改造、技术革新等方面的想法。每天跑车间,一边看一边思考,是周先武在车间的状态。现在每天不在车间呆上6小时以上,周先武心里就不踏实,有时半夜还跑去车间看看。用周先武自己的话说“像是形成了职业病”。通过日积月累的观察,发现制约生产的地方,进而提出改进的方法。这其中有一二事令周先武印象深刻。
周先武在生产车间
还在北京生产基地时,那时成型的BAC卷材在外观上并不完美,会呈现小蜂窝状。由于在改性段工作过,对配方等有些经验,周先武便想着如何改善这一情况。周先武提出改变面料和基料的配比,然后通过温度试验来调节。技术部根据他提供的信息,经过试验,将温度控制在150-160度,最后成型的卷材完好。虽然只是一个外观改善的小试验,但当时大家也是经过两天两夜的摸索,通过实验确定最佳温度和用料比例。
周先武对设备改造也兴致盎然,说起另一件他引以为傲的事。以前在生产两幅一米宽卷材时,由于1.92米PET硅油隔离膜供应不足,周先武想到在两个96厘米宽的PET硅油隔离膜中间加一个30cm宽的PET硅油膜做衔接。这样生产才解决了供货的燃眉之急。为此,周先武还受到了2000元的现金奖励。
几年下来,周先武在设备改造、技术革新等方面提了不少建议,很多建议也被落实了。虽然有些改造看起来很小,但确确实实改善了产品质量,提升了效益。周先武说,成就感是肯定有的,至少证明了自己还是一个可用之人。
3、时刻充满危机感,绝不原地踏步
无论是面对挑战,还是日常工作,周先武都不曾停歇自学的脚步。这源于一种危机感 。他坚定地说:“任何人都要有危机感,去提升自己,你不能原地踏步,因为不进则退,不管我是什么样的文化水平,我始终慢慢一直在学。”
对于卷材的配方、外观设备等方面,周先武都有研究。另外,周先武希望面临技术经理不在的情况下,一旦出现任何技术问题,自己在了解情况后也能够判断出问题的症结八九不离十,通过不存在专业壁垒的情况下与技术经理、技术人员沟通,提出一些建议被采纳,从而解决问题,至少做到心里有底。
接下来,周先武计划着等设备全部到基地后,先从安全入手,每天对员工进行安全教育,每月安排安全培训,对于安全生产这块绝不放松。而个人方面,周先武准备报考注册安全工程师,他表示自己虽然有经验,但还可以提升一下。
周先武在总部年会上
从普工到生产部经理,周先武对于这份工作,不仅仅只看作是谋生存的工具,更多的是一份热爱,付出汗水和智慧,收获心中那份纯真喜悦。虽已离开军营多年,但他始终抱有一份忧患意识,在如今这个浮躁的社会,对待公司安排依然做到绝对服从,不打折扣完成任务;对于新领域,沉下心来,勤于思考,钻研技术,坚持自学,像一个匠人一般。
现在,周先武在北京安了家,但迁到天津工作,周先武依然没有犹豫。说到最喜欢天津生产基地哪里,周先武表示,最喜欢的还是车间,依然保持每天2万步穿梭于车间。虽然工作上还没碰到大的坎儿,但周先武表示有着很大的压力,作为生产部经理,安全生产和产品质量是职责的重中之重,但这么多年也都坚持下来了,也将一直坚持下去。